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经理信箱 |  返回旧站 
首页
学科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科动态 > 正文

【专访】Roberto A. Valdeón 教授:翻译是本土化与国际化的结合

来源:必威betway入口唐一方 苑青青 周婷 徐小寒 时间:2019-11-05 

人物名片:Roberto A. Valdeón,西班牙奥维耶多大学教授,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访问学者,鲁汶大学客座教授,南非自由州大学研究员,暨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开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和英国斯特林大学名誉教授。Roberto 教授学术成果丰厚,是欧洲科学院和欧洲科学基金会的成员,国际著名翻译学A&HCI来源期刊PerspectivesStudies in Transl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视角: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总编辑,并在Language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语言与跨文化交际》)、Across Languages and Culture(《跨语言和文化》)、Meta(《元》)等知名期刊上发表论文120余篇。

2019年11月2日,Roberto教授受邀参加必威betway入口高级必威betway入口举办的“2019 年翻译与国际传播高层论坛”,并在会上就“Gatekeeping as a First-level Filtering Mechanism in Journalistic Translation(《把关作为新闻翻译的一级过滤机制》)”进行了主旨发言。Roberto教授以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分裂危机的新闻报道为例,深入浅出地讲解新闻翻译经过编译把关改变了媒体的报道方式,尝试了用新闻学中的把关理论来探讨新闻翻译的一种新视角。为更深入地了解教授如何看待翻译与国际传播的关系,我们有幸邀请到教授接受专访。

读者视角是新闻翻译的核心

“你首先需要考虑的就是读者。”在谈到新闻翻译时,Roberto教授这样表示。翻译是一项以服务目标受众为核心的工作,而在新闻翻译中,这种受众指向更为重要。若只是普通文本的翻译,译者应该尽量保留原文本特征,让读者感受“原汁原味”。但在新闻中,新闻读者更加关心的是新闻事实。因此,如何向目标受众精准传递新闻信息才是首要的。这要求译者在翻译新闻时从读者的角度出发,做到酌情编译。“尤其是国际新闻,”以南海仲裁事件为例,Roberto教授说,“如果你的受众是欧洲读者,那么就要先加几段背景介绍,再报道主体事件,因为他们对这件事了解不多。”


Roberto A. Valdeón 教授接受采访


立足本土是中国学者的优势

在其2017年发表的文章On the use of the term ‘translation’ in journalism studies(《论新闻学中“翻译”的使用》)中,Roberto教授曾提到,新闻机构中专业译员的缺失导致了新闻翻译研究和新闻学研究未能就翻译在新闻生产中的作用展开对话。今天再次谈及这个问题,他认为这种现象已经逐步得到改善,尤其在中国,因为中国的新闻机构通常会聘请专业译员负责新闻翻译。“这跟西方媒体的惯例不太一样,就像CGTN(中国国际电视台),有西班牙语、法语、俄语等频道。” Roberto教授强调,“我觉得这种状况已经改善了许多。”在西方,新闻机构一般不会雇佣专门译员,相较之下,中国的媒体环境或许更有利于为今后关注“翻译”作用的跨学科研究提供参考案例、搭建对话桥梁。教授表示,中国学者也应该把握好优势,进一步深入研究,为新闻学和翻译学跨学科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对话中外是学术研究的风向

在国际交往和国际交流日益密切的时代趋势下,学术研究更不能“闭门造车”,作为国际顶级期刊Perspectives(《视角》)的主编,Roberto教授在谈及对中国学者的期望时提到:“我们会鼓励那些辐射面更广的研究,研究者要放眼世界,而不能只局限于中国。”对本土化的不断探寻是为了更好地“走出去”,如何将研究扎根于中国当下媒体环境并进一步上升到国际视角或许是世界学术界对中国学者的迫切期待。

这种期待与保留中国特色并不矛盾。“中国很多方面都独树一帜,比如制度、大学、媒体等,这些特质让中国变得独特,也是学界感兴趣的地方。” Roberto教授说,“我建议中国学者在向国际期刊投稿时,要强调中国的特色,比如‘翻译’在中国的作用。”只有做到立足本土化,才能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更好地走向国际化。


教授和记者合影留念


Roberto教授坦言,非常荣幸能够参与此次“2019年翻译与国际传播高层论坛”,此次会议为世界各地的优秀学者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纵然时间短暂,但创造了一次难得的跨学科交流机会,推动了翻译与国际传播的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