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15日周四下午,由必威betway入口人事处、教师发展中心主办、必威betway入口高级必威betway入口承办的教师发展论坛第177讲、岭南译学前沿讲座第250讲在腾讯会议顺利举行。本讲特邀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苏艳进行题为“佛教在中国的世俗化:以佛典著译中的“警察’概念史研究为例”的学术讲座,由必威betway入口教授卢植主持。
本讲座是翻译概念史研究的初步尝试,运用历史语义学与语料库研究法,考察佛典著译如何促进“警察”的词汇化及内涵演化,并以此为例,呈现佛教在中国的世俗化和本土化历程。“警察”由晋唐佛经翻译触发的古汉语词汇第二次复音化浪潮生成,其构成与梵语六合释构词法关系密切,玄奘等佛典著译者赋予“警察”以“觉”的内涵。伴随佛教心性化,该内涵逐渐与儒家“修齐治平”思想互释融合,“觉”从抽象概念具体化为治安职能。晚清佛教心性实体化倾向又促使“警察”从治安职能转变为国家治安机构及其人员的统称,完成了从“真”到“俗”的演变。
【讲座现场】
讲座伊始,苏艳教授介绍了研究缘起。苏教授基于已有的研究基础,力图做出有深度的创新性选题。接着,苏教授从“概念史研究概况”、“佛经翻译的世俗化和中国化”、“佛典著译中的‘警察’概念史”三个方面进行了细致生动的讲解。
在第一部分,苏艳教授简明扼要地介绍了概念史的起源与发展过程。苏教授指出,近年来,概念史研究成为研究热点或者说一门显学,许多学者进行了个案研究或者是理论探讨等。概念史研究之所以成为一门显学,其原因在于它是国家战略所需,也是史学自身发展的结果。此外,苏教授援引学者方维规对于概念史的界定,即“概念史通过对历史中那些政治和社会的‘主导概念’或‘基本概念’的形成、演变、运用及社会文化影响的分析,揭示历史变迁的特征。”引出对于中外概念史研究状况的介绍。
在国外,目前的概念史研究主要有三个流派(德国的“历史语义学”模式、法国的“话语分析”或“概念社会史”模式以及英美的观念史模式),三个流派各有特点,但是他们都承认——历史是沉淀于概念之中的。同时,苏教授重点讲述了科塞雷克所提出的“四化”和“鞍型期”,并指出中国也有着自己的“四化”与“鞍型期”。除此以外,苏教授也对概念史的研究路径与范式进行了叙述阐释以及举证说明。苏教授指出,当前概念史研究主要有三种范式,即实证范式、历史范式、理论范式。在搜集语料时,研究者可以借助数据库、语料库、百科全书、年鉴、字典等工具,以便更好地开展研究。
【讲座现场】
在论述“佛经翻译的世俗化和中国化”时,苏艳教授首先从概念入手,回顾中国古代佛经世俗化历程,在旁征博引中指出佛经翻译世俗化的表征,而佛教的中国化则体现在对于译入知识的存储和分类上——“将佛道列入子部”。接着,苏教授继续论述佛典著译中“警察的概念史”,将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佛典著译”与“‘警察’的概念史”相结合。通过研究,苏教授发现“警察”一词的概念化得益于晋唐佛经翻译所触发的古汉语词汇复音化第二次浪潮。“警察”一词的构成既不属于古汉语典型的并列结构,更不构成偏正结构,而是与梵语六合释的“相违释”构词法相符。
在唐代,玄奘首次将“警察”词汇化,这也成为了“警察”概念史的发端。此外,玄奘与其他佛典著译者也多次使用“警察”翻译佛教概念和思想,赋予“警察”以“觉”的内涵。伴随佛教心性化,该内涵逐渐与儒家“修齐治平”思想互释融合,“觉”从个人拓展到他人、社会和国家,实现了“圆觉”的世俗化,也从抽象概念具体化为治安职能。晚清佛教心性实体化倾向又促使“警察”从治安职能转变为国家治安机构及其人员的统称,完成了从“真”到“俗”的演变。“警察”一词内涵的演化折射出佛教为了适应中国文化和政治传统所做的传承与创新,“警察”概念史研究呈现了佛教在中国的世俗化和本土化。通过上述研究,苏艳教授总结了几点认识,也抛出了“如何框定概念史研究时段”的问题,发人深省、引人深思。
【讲座现场】
最后,苏教授对线上听众的提问做出了细致耐心的解答,大家表示获益匪浅,十分感谢苏教授本次精彩纷呈的讲座。
讲座尾声,卢植教授发表听完本次讲座的感受并致结束辞,对苏艳教授表示了感谢,宣告本次讲座圆满结束!
附苏艳教授简介:
苏艳,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翻译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兴趣为翻译史、典籍翻译与文学翻译。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和省部级项目共6项。出版学术专著2部,在《中国翻译》《世界宗教研究》《外语教学》《上海翻译》《世界宗教文化》等权威或核心刊物发表论文近20篇。现为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翻译史研究专委会和社会翻译学研究专委会常务理事,湖南科技大学翻译史与跨文化研究所荣誉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