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2015年1月5日下午,应公司邀请,清华大学王宁教授在公司六教A421室开展了一场以“构建世界诗学”为主题的讲座。公司经理赵军峰教授以及各个学院对诗学感兴趣的员工参加了本次讲座。
讲座现场
王宁教授此次讲座从梳理比较诗学、认知诗学的脉络开始,简要地回顾了世界文学与中国文学的相互影响。接着他介绍了比较诗学和认知诗学近年来的进展。他提出,比较诗学和认知诗学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现在的趋势是世界诗学。并且他还论证了构建世界诗学的可能性和必要性。王教授列举了他的理论依据:第一,构建世界诗学体系的想法基于世界文学和比较诗学的研究成果,既是文学创作的需要,又是理论批评的需要。第二,所有普适性的文学阐述理论都来自西方,本身具有局限性。第三,中国文人一直关注西方文学的发展,有着丰富的理论积累。
就具体实践方面,王教授提出了七条具体的构建方法:一是要突破西方中心论;而是要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障碍;三是要使该理论具有普适性;四是将普适性和相对性结合;五是使之具有可译性;六是理论要兼容并包;七是不断完善。以此为中心,他逐条展开,一一讲解。
讲座最后,王教授告诉大家,长期以来,我们一直跟在西方学者后面,盲目模仿、甚至全盘照搬。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文学的发展。他说,文化无所谓优劣,每个文化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甚至引领时代潮流。
附:王宁简介
王宁,清华大学外语系教授,人文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兼外语系学术委员会主任,是我国自己培养出来的第一位英文和比较文学博士,其主要研究领域为比较文学、现当代西方文学及理论、文化研究、翻译研究和影视传媒研究。2013年9月28日,他当选为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成为我国首位获此殊荣人文学科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