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4月15日下午,著名教授论坛第229讲在图书馆负一层举行,此次讲座由香港理工大学中文及双语学系朱志瑜教授担任主讲人,主题为中国传统译论——译名研究。必威betway入口经理平洪、翻译学研究中心穆雷教授、教师发展中心陈逸予老师等出席此次讲座。讲座由邢杰博士主持。
朱教授风趣幽默,从手边coffee的译名“咖啡”说起,回顾了上千年的译名研究。他认为译名问题的缘起是语言所具有的民族性。英文表音、中文表意,这导致中英文之间的转换尤其复杂。对比语言,事物既有民族性又有世界性。将具有民族性的事物进行转换有难度,具有世界性的事物一样有困难,因为这些事物在不同国家可以有不同的寓意。
朱教授对历史上各个时期翻译名家对译名的观点进行了梳理:从佛经翻译的支谦、玄奘、赞宁,基督教翻译的利玛窦、陆佩,明清的傅兰雅,到清末的梁启超、严复、胡以鲁、孙几伊、朱自清等等。这让在场听众了解到,从汉唐佛经翻译开始,经过明清基督教、科技翻译、清末民初的人文社科一直到二十年代的文学翻译,各时代都有大量学者参与讨论译名问题。
早期佛经译名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明朝利玛窦独出心裁,用他特有的方式调和基督教信条和儒家经典,一度也曾为中国上层知识分子接受;明清科技翻译参考了佛经汉字加偏旁的做法,基本解决了科学名词翻译的需要。与宗教和科技翻译相比,人文学科的译名更加复杂,因为很多专业术语在原文也是生活中的常用词汇,这增加了译名的困难。二十年代从文章数量上说,是译名讨论最发达,争论最激烈,提出方法最多的时期。到了二十年代末,虽然实践上仍有难以克服的困难,但译名的方法原则基本确立。
朱教授的讲座由浅入深、举例生动,让在场听众对译名问题有了新认识。在与听众的互动中,朱教授回答了译名在何种情况下需要统一、如何统一等问题,强调了社会中约定俗成的巨大影响。
朱志瑜教授,毕业于天津外国语学院英语系、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硕士(比较文学)、香港大学博士(比较文学)。曾任《译丛》(Renditions)助理编辑。现任教于香港理工大学中文及双语学系,教授翻译理论、翻译史等课程;兼任香港理工大学翻译中心主任。目前主要研究项目包括中国翻译理论发展史。发表译著有《一个冬天的童话》(遇罗锦著)、《顾城诗选》(顾城著)的英译。